Sunday, September 17, 2006

消費不足?

再續上篇.
好像一開始寫就停不住似的,有一大堆想法.只是沒有時間一次把它寫完.

就下來就來看看,鼓勵消費真的能解決這些供過於求的問題嗎?
其實需求不足在經濟學上是老問題了.
我覺得傳統經濟理論就是鼓勵消費的.
八十年前經濟大蕭條的時代,
凱因斯就己經說過,需求不足的時候我們要增加消費來解決問題.
他的看法確實是開創性的,也幾乎主導了上世紀中期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
先介紹一下他的基本概念.
主要原理是,當我們生產曲線處於一個水平的區域時,
生產更多的產品,只會造成成本小幅的上漲,
也就是我們只要願意增加消費量,
就可以用同樣的價格買到更多的商品,
以整個社會來看,只要消費者願意多買,廠商賣了更多產品,賺了更多錢,
這些錢又變為工資和股利,變成消費者的錢,幾乎沒有損失.
國家的GDP上昇,人們變得更富有.

舉例來說,本來每個人賺一塊錢買一個包子,
只要大家願意多吃,我們可以變成每個人賺兩塊錢買兩個包子.
或是賺五塊錢買五個包子,直到社會的生產力飽和,包子成本上昇為止.
我們希望可以增加生產量(也就是消費量)到生產曲線的垂直部分.
因為此時再增加成本,也不能增加太多產量.
但問題來了,一個人能吃幾個包子?
在大蕭條時代,增加消費有用,
因為那時許多人窮到跳樓,連半個包子都沒得吃.
於是增加消費,可以社會的生產量回到正軌,
對照現在來看,我們的確是在生產曲線的水平區域,增加需求可以造成效果.
可是上一篇有講過了,現在情況更為極端,
在量產的供過於求狀況下,生產曲線根本就是平的,
再怎麼增加消費,增加生產,也到不了成本上昇的那個部分.
我們當然可以把包子都拿來丟狗,最後弄得滿地是包子,狗都不要吃.
但這樣到底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所以現代的問題不在增加消費,在減少生產,
我們減少生產的投入,減少固定成本,不要什麼都量產,
讓生產成本,在該上升的量上上升就好.反正我們用不了那麼多.

當然,溫先生的看法不是增加消費這麼簡單而已,
他強調,我們應該"創造消費".
換句話說,包子滿地是,狗都不吃的時候,你出來賣牛排,你就會大賺.
當社會更進步的時候,我們可以讓每個人都吃上牛排,把包子完全讓給狗.
時代再進步一點,牛排也拿來丟狗的時候,我們就該知道要出來賣松露鵝肝了.
但我要提出我的看法,
即使消費有品質上的改變,"創造消費"跟"增加消費"造成的問題是相同的,
那就是,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嗎?

在包子不用錢的狀況下,我們當然可以拿他來丟狗,想丟多少丟多少,
可是,我從一開始就一直強調,什麼東西都要成本的,
你以為不用錢,就是"吃到飽"的謬誤.
要吃松露,不吃牛排,也要成本.
之後講到勞力市場的時候會更清楚.
簡單的說,假如我一天作五小時有包子吃,作八小時有牛排,
作十二個小時有松露,
那我為什麼非得要工作十二小時.我可以吃牛排就好啊.

寫了三篇,都還在講商品市場,資產市場和勞力市場都還沒講到...